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爱心妈妈

“爱心妈妈”专栏丨谢洁:用爱与专业,点亮“星星”的世界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您是否见过这样一群特别的孩子?他们像散落人间的星辰,拥有自己独特的运行轨迹,偶尔会在沟通的宇宙中迷航——他们是孤独症儿童,也是我们最应该珍视的"星星的孩子"。

今天要介绍一位特别的“爱心妈妈”,她叫谢洁,也叫谢锦艳。特别之处不在于名字,而是因为她服务关爱的孩子们很特别,他们是一群“星星的孩子”。

1

曾经的谢洁是一名青少年心理辅导老师、婚姻心理健康辅导老师,每天听听学生们的烦恼,帮助调解紧张的家庭关系,生活很简单、很平常。直到有一天,一位面容憔悴却眼神坚定的母亲在一个秋天的上午,走进了谢洁的世界,从此,谢洁度过了与孤独症孩子们相互疗愈陪伴的16年。

2

这位母亲的孩子被确认患有癫痫和孤独症,如同两道沉重的枷锁,束缚了他探索世界的脚步,也让这个家庭陷入了黑暗与困境:孩子父亲的离开、亲戚朋友的不理解、反复陷入情绪崩溃、孩子学校的劝退通知、孩子今后的生活方向.....在那个上午,泪水声与抽纸声交织成了一种无声的默契,这位母亲的每一句话,都像是重锤,敲打着谢洁的心房,让她深切地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与不易。谢洁虽然不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但还是下定了决心要为他们做些什么。于是,她四处奔走,不断学习,花了4年时间,为兴义市孤独症儿童创办了“阳光爱”特殊教育服务中心。在这16年时间里,她和团队一起服务了近600名孤独症儿童,行走在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的征途上,用专业知识推动孤独症康复事业的发展。

3

恒恒,谢洁的第一个“星星孩子”。他不会说话,行为紊乱,有很强的恐惧心理,对汽笛声、雷声、嘈杂声表现为尖叫、捂耳朵四处躲避。针对他的情况,谢洁采用了自然情景辅导方法,为他前后做了三次康复训练。

第一次康复训练,谢洁带着恒恒来到万峰湖,本想让他看看波光粼粼的湖面,但没想到的是,恒恒看到湖面时,便转身一路狂飙,一路尖叫,泪眼婆娑地逃窜在镇上的大街小巷……谢洁追了1个多小时之后,终于追到了他。安抚好恒恒后,把他带到湖边的餐馆,炒了他平时最喜欢吃的土豆饭,但他却全部掀翻,大声的哭闹,旁边的人都以为谢洁是人贩子!因为不想放弃,谢洁不断的尝试安抚引导,在她的守护下,恒恒惶恐的在家之外度过了第一个不眠之夜。

第二次康复训练,他们再次来到万峰湖,虽然恒恒不再尖叫逃窜,但仅仅是机械被动地配合着谢洁,紧张的心理缓解了很多。又过了半个月,当他们第三次来到万峰湖,同样的地点,同样的环境,同样的人,恒恒已经完全能操纵自己的行动,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能够在船上哼着小调,吃着零食,享受着这里的一切。

谢洁相信,恒恒回归正常生活不是梦。她常常说:“这份工作需要比海更深的耐心。要做20次跌倒后第21次的搀扶,100次示范后的第101次等待,1000次挫败后第1001次微笑。”除了耐心之外,对孩子们真切的爱意才是坚持下去的原动力。

爱意的传递从来都是双向的,谢洁与“星星的孩子”之间,就是一场以爱为名的互相治愈。在谢洁的自闭症康复事业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她被确诊为肿瘤患者。突如其来的疾病,让她深陷绝望,她的世界仿佛被一层厚重的阴霾笼罩,但孩子们纯真的笑容和无尽的依赖,成了谢洁最坚强的后盾,不愿意离开孩子们的强烈愿望,支撑着谢洁度过那段艰难但充满希望的时间。孩子们经常围绕在她身边,无声的触碰着,摸着她的光头,拔着她身上的管,逗她开心,用“星星孩子”特有的方式让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

孤军奋战的夜晚虽然漫长且辛苦,庆幸的是孩子们总会用简单却真挚的关怀来温暖她。作为康复师,她的双手每天都能触摸到希望的形状:当抗拒眼神接触的孩子第一次主动牵起她的手;当沉默已久的小嘴迸发出第一个清晰的音节 ;当焦虑的家长含着泪说“他今天自己扣上了纽扣”。“星星的孩子”用笨拙的行动,诠释着何为纯真之爱,教会了谢洁如何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在寒冷中感受温暖。“阳光爱”这个名字,寄托了谢洁对每一个孤独症孩子最真挚的祝愿——愿他们能在爱的阳光下,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今天有位小朋友用彩笔画出人生第一个笑脸,这大概就是坚持的意义。”谢洁笑着说道。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