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从重庆嫁到贵州的“外地媳妇”,是留守未成年人眼中的“童伴妈妈”,也是搬迁群众心中的“田园工薪族”带头人。
今年32岁的刘金枝,是一名紫云自治县云岭街道城南社区搬迁群众。2019年以来,她用自己踏实苦干的毅力,激励着身边搬迁群众努力奋斗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用春风细雨般的柔情与耐心,引导着社区内“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她的每一次转身,都被赋予了特别的身份,更是让她成为了搬迁群众所信赖的“自家人”。
“小朋友们,大家都想画什么呀?”
“妈妈,我想画一棵小树;妈妈,我想画一只小鸟……”
12月10日,正值周末,在云岭街道的“童伴之家”,一群孩子围坐在一起,刘金枝在一旁耐心地引导着他们发挥自身想象力,画出心中所想的物品。
“孩子们在课余时间或者是周末,都会来到‘童伴之家’,由我这个‘童伴妈妈’引导他们开展一些丰富有趣的室外、室内活动。”刘金枝介绍,城东社区是紫云自治县“最年轻”的社区,也是县内最大的易地搬迁安置点,共有搬迁群众2113户8216人,目前有2385 名劳动力在外务工就业,为解决这些家庭中孩子的陪伴难题,今年7月,紫云自治县民政局在云岭街道设立了“童伴之家”。
“童伴之家”设立后,一向活泼开朗、耐心细致且有专科学历的刘金枝得到云岭街道搬迁群众的认可,成为“童伴之家”的“童伴妈妈”。
“和孩子们相处了4个月,孩子们都叫我‘妈妈’,但我心里是有些愧疚的,总感觉做得还不够好,我会不断努力和学习,争取做得更好。在3年前,我没想到自己能被这么多人所需要,这是无声的荣誉,也是沉甸甸的责任。”刘金枝环视了一遍云岭街道的便民服务大厅说:我热爱这里的点点滴滴。
时光,在刘金枝泛动着泪花的眼眸中回溯到2011年。那一年,正就读于重庆市永川卫生学校的重庆市潼南区籍女孩刘金枝,与在重庆市务工的紫云自治县四大寨乡男孩班由坤相恋并走进婚姻的殿堂。随后的7年,班由坤因跟着工程队辗转于全国各地施工,刘金枝则是带着孩子一直居住在潼南区的家中。
2019年春节,刘金枝一家回到四大寨乡家中,当时正值如火如荼的脱贫攻坚时期,在紫云自治县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同年,由于居住环境急需改善的刘金枝一家,搬迁至紫云自治县云岭街道城东社区。
搬进新家,居住环境、孩子教育、医疗卫生等有了全面保障后,刘金枝便与丈夫合计,不再出去,就近创业。说干就干,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学习后,刘金枝与丈夫在紫云县城开起了烧烤宵夜摊。
“虽然是起早贪黑,但生意还不错,每个月纯收入也能挣到4000元以上。当时社区里想靠烧烤宵夜创业的搬迁群众想要学习这门手艺,我也会免费倾囊相授。”刘金枝自豪地介绍,2020年7月1日,她在庄严的党旗下,宣誓成为了一名党员。
时间来到2022年3月4日,时任城东社区“田园工薪族”带头人的社区工作人员陈丽因工作需要调离该岗位。临调动前,陈丽推荐了刘金枝负责社区内“田园工薪族”的工作。于是,刘金枝以公益性岗位的身份,成为了新一代的“田园工薪族”带头人。
“收到通知的时候我真没想到,组织这么信任我,把这份重任交给了我,在开心的同时,我心里也很忐忑。”刘金枝说,为了更好更快地将“田园工薪族”的工作继续向前推进,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他通过翻阅相关材料、上门走访,迅速了解了“田园工薪族”的组成以及人员的特长。
“乡亲们,咱们干活的地方到了。”
“大家干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呀。”
“大家的工钱已经打到你们的账户里了。”
……
在一声声吆喝声中,刘金枝慢慢地习惯并成为一名优秀的“田园工薪族”带头人。她主要负责联系和对接农活,然后把城东社区内在家的劳动力组织前往去周边乡镇,走进坝区、茶园、蓝莓园、蔬菜园、红芯红薯种植园区等务工。
如今,从周一到周五,走进云岭街道的便民服务中心,你会看见面带笑容的刘金枝,坐在摆放着“党员先锋岗”的工位上忙碌“田园工薪族”的相关事情。在周末,你会看到刘金枝在“童伴之家”陪伴着孩子一起做游戏、绘画、阅读、运动的身影。
“前不久,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作为一名党员,我内心充满激动,作为一名搬迁群众,我由衷感恩。如今的幸福生活,都是因为有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我会用实际工作服务好更多的搬迁群众。”刘金枝说,在学习了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后,她备受鼓舞,干事的动力更足了,下一步,她将继续创新做好“童伴妈妈”的工作,陪伴呵护更多有需要的未成年人在阳光下健康成长,并持续发挥共产党员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当好一名“田园工薪族”的带头人,让更多搬迁群众实现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