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家庭建设

“好孩子”彭诗然:传承红色革命基因,争当新时代好少年!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编者按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把推进家庭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抓实抓好”重要指示精神,结合主题教育检视整改工作,广泛宣传先进典型事迹,以榜样的力量引领和激励广大家庭参与家庭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形成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贵州省妇联微信公众平台拟对2023年度评选表彰的“五好家庭”“家庭工作先进集体”“家庭先进个人”“最美家庭”“好妈妈”“好爸爸”“好孩子”事迹进行展播。

今天展播的是
 “好孩子”彭诗然:传承红色革命基因,争当新时代好少年!

彭诗然,南明区实验二小三年级学生,出生在一个红色革命家庭,祖辈投身祖国革命建设,父亲曾是一名军人。自幼,彭诗然受到家庭的熏染,谨记家训、铭记家规、传记家风,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孩子。

“从小就经常听祖父他们讲,他们那个年代因饥饿饥荒吃不饱饭、不能上学堂,一家人还要养很多孩子,条件很艰苦,对比下来现在我们很幸福。”彭诗然说。随着年龄渐长,彭诗然渐渐明白“有田不耕仓禀虚,有书不读子孙愚”的道理,之后她刻苦学习,每天坚持阅读半小时,常常读一些红色革命书籍,学唱红歌,观看红色电影,遇到节假日就和父母一起前往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学习党的革命历史。在祖父辈的革命教育引导下,她从小就树立了“忠诚于党、报效国家、贡献社会、服务人民”的人生志向。

她说,“以前祖辈们用生命流血流汗换来了今天我们幸福的生活,我们长大更应该报效祖国、贡献社会,不能辜负祖辈们的艰辛付出。”

彭诗然是一个懂感恩、知节俭、有爱心的好孩子。在家人的言传身教下,彭诗然自小就明是非、讲道理,小到打针、上幼儿园、独自在家不哭不闹,大到自己穿衣吃饭、读书写字自律自强,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务争着做、他人的事情帮着做、危险的事情决不做、老人需求的事一定做。因为经常听到祖辈们过去过的苦日子,彭诗然从不乱购物乱花钱,平时靠学习、劳动等争取小星星换取零用钱,每月将余下的钱存入自己的银行账户。了解到祖辈少时丧父丧母,在寨邻、家族、亲人的帮助下得以幸存,她就用自己的零花钱去购买“建党100周年纪念杯”送给家族邻居,因奶奶没有牙齿不能好好吃东西,就用零花钱给奶奶种牙。2022年,彭诗然的奶奶腰椎间盘突出住院,出院后,彭诗然连续27天照顾奶奶,为其做按摩推拿、剪指甲,每日端茶倒水、洗脸洗脚从不怨言。

休息时间,彭诗然与家人一起共同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知识,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严守交通规则,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活动,当好垃圾分类的小宣传员。还和家人一起共同拟制了“好学生、好孩子、好少年”十条标准以及一些家训家规,帮父亲阅校《个人自传体》《当好家长育好子女》《当好子女孝老爱亲》《立家规、明家训、传家风》《留给家族后人精神遗产》等文章,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

自入学后,彭诗然牢记“轻伤不下战场、重伤坚守火线”的家训,上课不迟到、不早退,坚守小病不请假,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踊跃发言、积极提问,还用自己攒的零花钱购买《中华上下五千年》《儿童健康成长手册》《物种起源》、中国四大名著等课外书籍,增加自己的阅读量。她说,“学无止境,自己多读书了解更多的知识才能帮助其他人。”

在学校,彭诗然作为班干和中队长,她以身作则、敢为人先,做到上学提前、学习靠前、劳动站前、守纪在前,经常帮助同学解难题,甚至还是班上的“调解员”。同学们学习上有困难找她,之间有矛盾了也还是找她,她早就成为了同学们的“主心骨”。

“传承好家风好家教,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彭诗然坚定地说。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