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家儿工作

清廉贵州.廉洁家训作品展播|铜仁市张仙凤家庭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相关文件,结合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省妇联联合省纪委监委于2023年纪法教育月期间(相对集中于9月)在贵州省纪委监委、贵州省妇联相关宣传平台对全省优质廉洁家训进行展播。持续推动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在全省家庭落地开花、推动廉洁教育融入家庭日常生活,教育引导每一名党员干部、每一个家庭成员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以纯正家风涵养清朗党风政风社风。

张仙凤家庭廉洁家训

张仙凤+百善之家家训

【家训内容】以俭持家,以爱兴家,以德养家,以廉润家。

涵养好家风守牢“幸福门”

——铜仁市张仙凤家庭典型事迹材料

“孝”源于心,“爱”生于情。在长辈面前她是位孝敬善良的好女儿;在丈夫心里她是一位温柔贤惠的好妻子;在孩子们眼里她是位朴实慈爱的好妈妈。她和丈夫携手用爱心,孝心,责任心,构筑了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以俭持家,以爱兴家,以德养家,以廉润家”的家风家训。

一、以俭持家,邻里和睦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行孝为先”,张仙凤夫妇为两个孩子做了榜样。他们夫妇自婚后就与老人同住,10多年来,对老敬孝顺从,对下爱护重教,以理服人,对邻里宽容真诚,以行动创建和睦家庭。他们夫妻俩就是别人口中的好儿子、好儿媳,是街坊邻里称赞的孝顺夫妻。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她的双亲勤劳善良,从小过惯了苦日子,一直勤俭持家、精打细算。在老人的影响下,夫妻俩也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两个孩子朴实大方,从不攀比,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闲时陪老人聊聊天、做做饭,讲讲孩子身上、单位、社会发生的一些趣事,家里其乐融融。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其父亲年轻时是石匠,还是个种庄稼的好能手,一直乐于助人。村子里谁家有了难处都会热心帮忙,老人常说谁都会有难处,在一起的人能帮就帮一把,为此得到了寨邻的喜欢和信任。在父亲的言传身教影响下,她一家人与邻里相处和睦,总是真诚待人,换位思考,从没和邻居红过脸、吵过架。

二、以爱兴家,以身示范

做人先修德,孝老先修身。“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作用。”该同志家庭深知这个道理。因此,她始终坚持言传身教的教育理念,寓教育于日常生活之中,从饮食起居到行为习惯到思想教育,生活点点滴滴中体现对孩子的教育。不管工作有多忙多累,回到家面对孩子,面对家人她总是笑脸相迎。在孩子的成长中,她始终坚持用爱陪伴用心教育。在孩子还不认识字时,睡前讲讲故事成了必修课,慢慢地变成她和孩子一起读,再到她听孩子读,她们娘三每年都要共同读几十本书,这样孩子养成了爱阅读、勤思考的习惯。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她总是耐心教育,积极引导孩子去思考。孩子在身边时,说话做事她都特别留心注意,经常教育孩子讲文明懂礼貌,给孩子讲一些好人好事,在孩子的幼小心灵播撒爱的种子。每逢节假日,总不忘带着孩子去看望年迈的父母、公婆,带去祝福,从小培养孩子敬老的美德。

在教育孩子孝老爱亲时,该同志自身先做到团结同事、邻里和睦,良好家教对孩子的成长起了重要作用,在浓浓的慈爱滋养下,孩子积极向上、品学兼优。其女儿多次被学校评为“五好学生”“优秀大队干部”,积极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参加《梵净山下声声脆》舞蹈,荷花韵贵州赛区比赛荣获表演金奖;第二十二届“语文报杯”全国小学生主题征文活动中,作品《美丽家乡》获二等奖;第二十三届“语文报杯”全国小学生主题征文活动中,《喜看家乡新答卷》作文被评为铜牌作品;铜仁市中小学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共成长”征文比赛中,作品《我和我的祖国》在碧江区荣获一等奖,全市获三等奖。

三、以德养家,传承美德

该同志家庭始终倡导夫妻和睦、尊老爱幼、以德养家的理念。与丈夫结婚13年来,夫妻恩爱,相敬如宾。丈夫在农村教育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14年,常常只能周末回家,平时都是她照顾两个孩子的学习生活,但她从不埋怨丈夫,更多是对他的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经常对他说:“你是校长,更是大家长,学校一群孩子需要你,家里两个孩子交给我就行了。”他以行动传递教育关怀,用真情关心爱护学生,留下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他清楚地记得留守儿童的生日,及时为孩子们送上生日祝福;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们学习,他往返于学生家庭和学校之间,耐心细致与家长沟通交流;他持续关注学生成长,多次到高中学校了解山里孩子的后续学习和生活情况,接力传递爱心人士的关怀和帮助,为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保驾护航;他用实际行动温暖了山村学生的心,得到了学生的爱戴、家长的赞誉、同行的好评。先后获得省级乡村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碧江区优秀教育工作者、铜仁市基层先进工作者、铜仁市优秀教师、铜仁市五一劳动奖章、铜仁市“身边榜样”等荣誉称号。

互敬互爱是家庭幸福的基础,也是家庭幸福的源泉。她对公婆敬如父母,其父亲身体不好,就主动把父亲接来和自己同住,常年买营养品、保健药为父亲调理身体,父亲身患肺气肿,冬天容易受凉,她就买来理发器为父亲理发,冬天为父亲洗头、擦洗身子,在她的细心照料下,父亲身体渐渐好转康复。

对丈夫的哥姐亲如兄妹,其哥姐文化层次不高,常年在广州打工,无法兼顾管教孩子,婚后把其哥、姐家的共4个孩子转到铜仁读书,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从生活学习习惯到人格品德培养,她都像管自己孩子一样,从严要求、从心交流、用爱呵护,代管培养1外甥女从铜仁二中考入大连民族大学,外甥从铜仁二中考入鲁东大学,现还有侄儿、侄女就读铜仁市民族中学。

四、以廉润家,让爱传递

“清者,莅职之本。俭者,持身之基。”张仙凤家庭一直秉承着崇德治家、以廉润家的理念,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严于律己、廉洁修身,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秉公用权,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生活上,她和爱人相互理解扶持、相互提醒监督,遇到问题耐心沟通、一起商量,遇到挫折相互鼓励开导,遇到分歧认真沟通协调,做到常吹家庭“廉洁风”,常念家庭“廉洁经”,勤算家庭“廉洁账”,把好家庭“廉洁门”,坚守纪律底线,不碰规矩红线。尤其在处理“家事”和“公事”的问题上,始终坚持做到先“公”后“家”,自觉抵制各种诱惑,不收不义之财,不拿非分之礼,不以“家”损“公”。在家庭生活中,夫妻二人时刻发挥率先垂范作用,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自觉养成过紧日子的习惯,主动践行“光盘行动”,自觉抵制大操大办、违规吃喝,坚决破除讲排场、比阔气、搞攀比等陋习,营造崇廉尚德、向上向善、见贤思齐的家庭氛围,夫妇特别重视孩子清廉方面的教育,从小培养孩子清正廉洁的观念和习惯。她积极参加各类志愿者服务、献血和捐款活动,并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子女养成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

当得知碧江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有很多需要帮助的困境儿童,她主动报名参加市妇联组织的爱心妈妈活动,不定期地对结对关爱的儿童进行家访和送温暖,切实解决他们在教育、生活、成长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当得知其结对儿童父亲是残疾人,搬迁至正光安置点后一直找不到工作,便主动与碧江区残联和正光安置点残协委员会联系,帮助其联系工作,让困难家庭感受社会的温暖。主动参与“播撒爱心阳光让困境儿童共享甜蜜生活----花蜜行动”爱心捐款活动,以实际行动尽一份社会责任。

春节前夕,为他们送去新春祝福,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身体状况以及孩子的学习情况,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在为困难群众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中践行使命、主动作为,绽放黔东纪检监察战线上的玫瑰芬芳。

“家风不染尘,清廉护圆满。”张仙凤同志的家庭虽然普通平凡,却处处透着温馨和谐、美满幸福。在喧嚣的世界里,因为一家人为着同一种品格而坚持,让人感受到清廉和美的家风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