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妇联副主席周培芝到比赛现场巡视并认真观看选手们比赛,市妇联主席朱勤、副主席袁莉参加开幕式并陪同周培芝副主席巡视赛场。市妇联主席朱勤说,“要促进妇女就业,增收致富就要根据她们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带动。”。市妇联近几年来大力促进民族民间特色手工产业与妇女事业同步发展,大力实施“锦绣计划”,着力培养优秀“绣娘”。来自乌当区下坝乡谷金村的62岁大婶杨明秀身着一套漂亮的苗族服饰,杨大婶说,这身行头是她花了一年时间做出来的,所戴的发髻也是用自己掉落的头发三根合为一股不断编制而成的。她说,这几年在妇联等相关部门的关心下,她得到了许多市场资源,她只需在家中进行刺绣手艺就能赚钱,绣好的制品都有人主动上门购买。
4月,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5年中国(贵州)第一届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总体方案﹥的通知》和省妇联《妇女特色手工(刺绣)技能大赛工作方案》的安排,市妇联开始与市工信委对接贵阳市妇女特色手工(刺绣)技能大赛相关事宜,并拟写《2015年中国(贵州)第一届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贵阳市妇女特色手工(刺绣)技能大赛工作方案》,根据方案工作要求,各区(市、县)妇联在本地进行预选后向市妇联选送出参加全市大赛的选手。各区(市、县)选送从事刺绣手工艺品制作的16周岁(含16周岁)至65周岁(含65周岁)各民族女性(含刺绣传承人、个体户、工匠、企业员工及爱好者),共39名参加全市现场大赛。参加比赛的选手,将通过专家对作品品鉴和评定后,遴选出部分优秀选手参加即将于7月下旬举行的全省妇女特色手工(刺绣)技能大赛。
这次大赛是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锦绣计划的意见》(黔府办发﹝2013﹞42号)文件精神,深入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促进民族民间特色手工产业与妇女事业同步发展,鼓励妇女创办特色手工企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居家灵活就业,提高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结合贵阳市妇女特色手工产业发展实际情况,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把大力发展妇女特色手工产业作为促进妇女创业就业、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坚持以具有初步特色手工技艺的城乡妇女为主体,以促进贫困家庭增收致富为目标,以提高妇女手工技能为重点,加快促进具有我市特色的刺绣、蜡染、民族服装服饰和旅游商品等妇女特色手工产业实现新发展。通过“锦绣计划”的实施,培养优秀“绣娘”,全面提升贵阳市妇女特色手工技能,壮大全市妇女特色手工产业规模,形成小商品、大产业发展模式,努力打造贵阳民族文化产业的新亮点、新支柱。
省妇联副主席周培芝、贵阳市妇联主席朱勤、副主席袁莉巡视赛场
贵阳市妇联主席朱勤在开幕式上讲话
评委查看选手作品
赛场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