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及《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文件精神,推动贵州省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高质量发展,3月1日,贵州省妇联与贵州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在贵阳市组织举办“惠明·智慧锦绣·贵州妇女特色手工创新研发基地”授牌活动。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杨晓曼出席活动并作讲话,省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陈雪梅、龙丽红出席活动。省妇联发展部、宣传部相关人员,锦绣计划智库专家及20名项目实施单位代表参加。
贵州省锦绣计划的高效实施,妇女特色手工产业的蓬勃发展,得到了香港钟惠明先生的大力支持。2021年,贵州省妇联、贵州省锦绣计划实施联席会议办公室利用香港惠明慈善基金有限公司支持的200万元公益金,在全省确立了20家“惠明·智慧锦绣·贵州妇女特色手工创新研发基地”项目实施单位。授牌活动中,杨晓曼向长期支持贵州省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香港钟惠明先生表示了诚挚的谢意。
杨晓曼在讲话中指出,如今的“锦绣计划”,恰似这厚积着生命力量的季节,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自2013年以来,省妇联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推动锦绣计划从业人员由少到多、企业规模由弱变强、经济产值从小到大。国务院出台新国发2号文件对贵州省“锦绣计划”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希冀,希望各项目实施单位通过项目实施,在贵州妇女特色手工产品文化价值建构、审美水平提升、创意设计转化方面作出示范,开展产学研合作并交融互动,充分激发创新能力,推动锦绣计划与苗绣产业融合发展,推出一批锦绣计划文化创意产品,实现贵州民族特色手工艺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的保护传承。
杨晓曼强调,省妇联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的决策部署,围绕“四新”主攻“四化”,落实好谌贻琴书记在新华社《内参》上做出的批示,在“十四五”期间带领更多的妇女手工企业重点实施好“产业组织化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质量提升建设、数字经济建设、标准体系建设、融合创新建设、市场营销建设”七大行动,推动锦绣计划不断升级,创新发展。要整合资源,大力培养“八会”(会技艺、会传承、会创新、会设计、会整合、会宣传、会销售、会增收)的绣娘人才队伍,推动锦绣计划高质量发展,让锦绣计划带领贵州绣娘为贵州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用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附件
“惠明·智慧锦绣·贵州妇女特色手工创新研发基地”名单
一、引领型企业3家
1.贵州黔粹行民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2.贵州省松桃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3.贵州省施秉县舞水云台旅游商品开发有限公司
二、发展型企业5家
1.贵州丹寨宁航蜡染有限公司
2.贵州创和服饰有限公司
3.贵州蝉之翼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
4.贵州黔尚品民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5.榕江县月亮故乡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三、成长型企业(含高校)10家
1.贵州银来喝彩手工艺品设计工作室
2.贵州民族大学
3.黔东南州欧东花民族服饰博物馆有限公司
4.贵州天之物教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5.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6.贵州蓝锦染艺有限责任公司
7.贵阳花朵空间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8.贵州银城趣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9.贵州熙筘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清镇分公司
10.贵州花田禾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四、初创型企业2家
1.贵州喜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
2.铜仁市万山区梵匠工艺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