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好省市妇联关于推动妇女进村(社区)“两委”及村(社区)妇联组织同步换届的要求,深化基层妇联改革,激发妇女力量参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奠定好妇联组织基础。关岭自治县妇联高度重视基层妇联组织换届工作,积极主动作为、精心统筹部署、整合细化措施,全力推进全县基层妇联换届工作。
聚焦党建引领,注重组织部署。县妇联深入学习领会全省、全市第十一届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认真学习研究县委《关于认真做好第十一届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的实施方案》,找准工作切入点,结合实际草拟《关岭自治县推动妇女进村(社区)“两委”及村(社区)妇联组织同步换届工作方案》,制定工作流程图及换届流程培训手册。积极主动向县委请示汇报,县委高度重视
基层妇联组织同步换届工作,将基层妇联组织同步换届纳入党建考核范畴,县委分管领导、县委组织部长亲自研究,亲自安排,亲自调度。于2021年9月19日召开了同步换届工作部署会,印发《关岭自治县推动妇女进村(社区)“两委”及村(社区)妇联组织同步换届工作方案》,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周彬出席会议并就同步推进妇联组织换届提了工作要求,各乡镇(街道)党委副书记同步主抓妇联组织换届工作。县妇联就推进同步换届的政策背景、重要意义,目标要求,工作措施、工作步骤,会议流程,换届资料等等对各乡镇(街道)分管负责同志进行了两次专题业务培训,确保换届目标靶向精准,过程流程不走样,程序资料完整规范。
聚焦流程靶向,注重宣传引导。县乡村三级妇联组织坚持把好“四好五强”的选人用人标准,明晰村(社区)妇联主席100%进村“两委”并享受村级班子副职及以上待遇,村居民委员会100%有女性成员的目标靶向。严格按照工作步骤开展换届工作,注重宣传动员,通过发放宣传册,张贴宣传标语、海报、村头大喇叭、微信推文等方式,扩大广大妇女对妇联组织同步换届的关注度与参与度,重点动员村(社区)女党员、女致富带头人、女大学生村官、女村医、女村教、返乡创业女性、女性“两新”组织负责人、退役女军人、巾帼志愿者骨干、三八红旗手,尤其是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等重大任务中勇于担当、表现突出的优秀女性参与到换届工作中来。
聚焦督导调度,注重选优培强。因乡镇(街道)各项任务繁重,为切实跟进调度妇联组织换届工作,县委“村支”两委换届调度会同步调度妇联组织换届工作,确保妇联组织同步换届呈高压态势。县妇联下发了妇联组织同步换届督导通知,于2021年11月份由县妇联班子带队,分赴13个乡镇(街道)开展过程督导工作。全县13个乡镇(街道)党委均对换届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宣传发动,各村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对人选进行了摸底,建立了台账,并按流程扎实推进换届工作。对各乡镇(街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短板弱项,督导组逐一进行指导解决,给出工作建议,推动把表现突出的优秀女性作为村(社区)“两委”班子候选人,并推荐为妇联班子候选人,着力改善妇联班子结构,切实提高基层妇联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聚焦建章立制,注重服务群众。换届时,推行各村(社区)妇联执委与网格员交叉任职。推动建立村(社区)妇联执委与村(社区)网格员深度融合,将巾帼志愿者队伍建设、婚姻家庭纠纷排查、未成年人保护、家庭工作等融入村(社区)网格化日常工作中。换届结束后,各村(社区)妇联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妇女需求,依据妇联职能,明确新一届妇联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制定好工作计划和措施。下一步,县妇联、各乡镇妇联将对新任妇联组织成员开展相关理论和业务培训,强化基层妇联干部履职能力。
截至目前,全县125个村、17个社区已完成妇联组织换届工作,共选出妇联主席142人,副主席220名,执委2130人,同时确保妇联主席100%进村支“两委”,选齐配强了村、社区妇联组织,优化了基层妇联干部队伍,一批政治素质过硬、作风能力强、勇于担当的优秀女性充实到妇联组织中,为更好地引领、联系、服务妇女奠定了组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