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基层组织建设

黔东南“三强三共”推动“妇女之家” 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黔东南“三强三共”推动“妇女之家”

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

黔东南州妇联

近年来,黔东南州妇联通过阵地共建、资源共享、培训共办、就业共推模式,因地制宜、不拘形式,多措并举织密组织网络,切实把妇女之家打造成妇联标示度高、覆盖面广、服务功能强的工作品牌和活动阵地。

一、强化标准,共筑阵地。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促党建,将“妇女之家”建设主动融入党建工作部署,依托基层党建阵地、党群服务中心、群团工作站、社区家长学校等,统筹资源力量、加强工作整合,按照“五亮八有六进家”建设标准,不断夯实“妇女之家”阵地建设。目前全州2436个村(社区)“妇女之家”全覆盖,并创建省级妇女之家169个(其中易搬点妇女之家89个),获得建设资金300余万元,先后投入200余万元建立州级妇女之家124个,有效激活基层妇联组织神经末梢,切实为广大妇女群众提供精细化服务。

二、强化制度,共建机制。按照“五亮八有六进家”标准,指导各地进一步建立完善“妇女之家”管理制度、联系群众制度、活动制度等等,不断推动“妇女之家”提能升级。今年3月,还组织16个县市妇联主席、妇女手工产业协会、巾帼创业者协会、家政协会负责人等到广州佛山儒溪村、紫南村、金谷湾社区等地现场观摩学习“妇女之家”建设好做法、好经验,促进全州基层“妇女之家”建设规范化、多元化。

三、强化活动,共创服务。把“妇女之家”作为妇女“宣传、创业、维权、文明、关爱”的主要阵地,使“妇女之家”真正成为宣传政策的基地、凝聚思想的阵地、传播知识的课堂、搭建创业就业的平台、维护妇女权益的港湾、展示苗侗妇女风采的平台,成为广大妇女真心信赖、真情融入的和谐之家 、幸福之家。一是宣传宣讲进家。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国妇女十三大精神等结合起来,通过“妇女之家”,以妇女群众听得懂、愿参与的方式开展“巾帼大宣讲”“跟党奋进新征程 巾帼建功新时代”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引领妇女听党话跟党走。全州各级“妇女之家”“妇女微家”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农村消防安全、森林防火、环境卫生整治、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宣传宣讲300场(次),调解家庭矛盾纠纷100余起。二是创业培训进家。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级“妇女之家”面向妇女群众开展创业就业服务、科学技术培训服务、家庭教育服务、婚姻家庭服务等服务,以保障就业为核心,加强技能培训,帮助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如三穗县颇洞村“妇女之家”专门设立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室,从江县持续在全县已有的“妇女之家”举办各种培训班,在课堂上开展扶贫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工作,切实把村级“妇女之家”作用发挥出来。天柱县联山街道“巾帼微家”联合贵阳商贸职业培训学校以及用人公司,免费为1600余名妇女提供订单式、定向式培训,涵盖手工、家政、育婴师等十多项培训课程,培训后就业率达到90%以上。三是关爱服务进家。鼓励各县市围绕地方特色和妇女群众兴趣爱好,建设符合妇女群众需求的“家”,充分发挥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妇联执委、巾帼志愿者等采取多种形式,主动走进身边妇女群众。如麻江县景阳村打造“妇女之家”一家一品争创行动,建立了“巾帼志愿巡逻队”“友爱队”“文艺宣传队”“种养殖培训队”。台江县秀眉社区安置点“妇女之家”组建“红帽子”志愿者服务队。

岑巩县建立4个易搬小区婚调委(室、窗口),夯实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第一道防线”,进一步深入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做好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切实依法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有效预防和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