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妇儿生活 » 家庭风采展

2020年贵州省最美脱贫攻坚家庭事迹展播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陈家斌

夫妻两人都在脱贫攻坚一线驻村,虽然工作忙碌,路途奔波,但是每月的两天假期回来,陈家斌总是主动承担照顾孩子、打扫卫生、接送老人等家务活动,希望能在有限的时间给予老人、妻子和孩子最多的陪伴和关心,而张禹淋知道大歹村条件艰苦,平时村里面的伙食比较简单,每次都早早的准备好各种食材,变着花样的给他做好吃的,时刻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夫妻二人各自理解对方的艰辛不易,各自支持对方肩上的责任和担当。

罗海信

罗信海是天柱县渡马镇共和村第一书记。驻村两年来,他协调到帮扶项目20余个,争取到帮扶资金145.1万元:为一组和野田合约食堂购买餐具实现开业,帮助建设二组文化广场、对4567组人饮工程进行扩容、共和村党建活动阵地装修、帮助2户危房改造、修建了冲芳和野田古井、购买通村广播,推动停工5年的野田合约食堂烂尾楼实现开业,协调贵州广播电视台来村做直播带货和制作宣传篇在电视上11个频道播出。协调单位来村慰问合计资金10万元:协调单位6次来村慰问困难群众、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困难老党员等,给他们带来了物资和现金;罗信海自掏腰包2.95万元来进行帮扶:在他的捐款带动下群众纷纷跟进,实现一个个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拔地而起,增加了百姓的幸福指数;他为了激励帮扶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和展示脱贫攻坚成效谱写了一首歌“驻村第一书记他姓王”。他为农产品销售给他人启动资金发展抖音,他为了做好“一宣六帮”工作在全镇率先开通了村级微信公众号“走向共和”。2020年1月24日,他入户排查和上报疫情,一直忙到23时才回到宿舍,煮了一碗素面当年夜饭。疫情期间,他不怕危险,制定方案,并和老百姓一起24小时轮班值守卡点,在入户排查疫情时不小心接触确诊病例的邻居,开启了长达14天的自我居家隔离。2020年3月6日,罗信海在工作中不慎摔倒造成胸椎骨折住院,在病床上他就用手机办公,病情稍有好转后,他早上吃完止痛药,包上中药,绑上腰带去村里上班,晚上回医院继续住院治疗。

李晓东

李晓东全家始终秉承着精忠报国的信念,父亲守卫边防30年,18次立功受奖;母亲因拥军和工作表现突出获奖数十次,新冠肺炎流行期间还主动带病参加社区防控工作;妻子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音乐教学中教书育人,工作成绩突出,获得了教坛新秀等数十个奖。1997年李晓东主动参军保卫祖国并在毕业后到中蒙边境戍边,他主动申请前往抗洪、非典、汶川、抗疫一线。2018年李晓东主动申请到威宁山区参加脱贫攻坚战,全家人也承受着巨大的困难支持他,全家人2019年因为伤病排队住院十多次,今年还有癌症、心脏、关节等7个手术等着他回去做。李晓东始终把医院、科室及扶贫的乡村当家,把群众当亲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孜孜不倦的带教、诊疗、科研、开拓、创新、宣教、捐款、捐药、捐书、捐衣。疫情期间他忍着病痛采购抗疫物资到一线抗疫。在省医党委支持下两年多来李晓东联系推动扶贫超市、自来水、危房改造、教育、医疗等二百多项实事助力扶贫,协助落实扶贫项目涉及资金约6千万元,调节纠纷、扫黑除恶、安全监督二百多次,走访群众二万多人次,协助体检和救治1千多人次,联系捐助药品50多万元,受益群众2万多人次。督查整改3百多次,统计填报各种数据10多万人次,连续两年群众满意度100%。

李  矜

李矜2019年6月,在二宝才半岁时,他按照工作安排到黔西县雨朵镇拉土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期间以党建为抓手,切实履行驻村第一书记“一宣六帮”工作职责,结合实际积极促就业、解难题、调纠纷,在做好驻村工作和脱贫攻坚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和实践,2020年被评为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先进个人。2020年7月,拉土村以零问题顺利通过全国脱贫攻坚大普查工作,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发动村民以合作社为平台,种植茶叶、高粱、辣椒、魔芋等高效农作物,确保农民增收,极争取上级部门项目支持,在拉土村建设生态养鸡场,进一步夯实拉土村脱贫基础。积极争取上级部门项目支持,解决了拉土村长期以来的路灯照明和饮水困难问题,得到群众一致好评。妻子彭惠蓉从2015年起开始从事脱贫攻坚工作,贵州师范大学是贵州省唯一的参加国家级精准扶贫成效的第三方评估队伍,彭惠蓉作为技术队长和县工作队队长,长期在一线带队进行评估和研究,高质量完成了国务院扶贫办和省扶贫办安排的省内外24个县(市)的脱贫攻坚成效评估,评估质量保持零误差。对12个县进行评估技术指导,帮助迎检地区查漏补缺(如2017年初带队到赤水市进行指导,当年赤水顺利通过国检,成为贵州第一个出列的贫困县)。2017年受省科技厅委派到安顺市西秀区杨武乡任科技特派员,帮助当地有机产业发展,初步形成优质生态茶叶、大闸蟹规模化产业,2018年怀上二宝以后仍然坚持在乡镇常驻直到生产前2个月,生产后50天就重返一线。2019年受贵州师范大学委派到贵安新区组织开展“校帮村”活动,帮助高峰镇尧上村发展油茶产业,有效带动农户脱贫致富。

邹泽育

邹泽育2019年12月到晴隆县开展脱贫攻坚帮扶工作,挂任县委副书记、三宝彝族乡大坪村第一书记。脱贫攻坚任务繁重,在不能回家陪伴家人,不能照料生病父母的情况下,家人对他给予了充分的理解与支持。特别是邹泽育的爱人周茜,她将照顾老人和孩子的重担全部扛在肩上,更结合自己贵州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播音员的职业平台,运用广播媒体宣传晴隆、宣传三宝,采访制作的《再见,三宝;你好,三宝》节目获得省级播音一等奖。孩子的理解、爱人的支持、家庭的温暖,为邹泽育心无旁骛打好脱贫攻坚最后一场仗、站好最后一班岗提供了坚强的后盾,注入了源源不绝的力量。

田  飞

田飞,2019年派驻毕节市威宁县石门乡民主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他舍小家顾大家,“5+2”“白+黑”,战雨天抢晴天,尽心竭力帮扶贫困户,为其讲解扶贫政策、扶持喂养能繁母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他义无反顾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线,自费购买无人机在村里村外进行防疫宣传,协调中国电信贵州分公司为民主村捐赠“天翼大喇叭”。田飞奋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疫情防控第一线,他的妻子也非常支持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关心国家大事,更是一家人的主心骨,义无反顾承担起照顾老人小孩的重担,尽己所能、默默奉献。田飞家庭相濡以沫、相互扶持,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

张  梅

2018年张梅受组织委派任省直驻七星关区同步小康工作队副队长、七星关区三板桥灵峰社区驻村干部,同时挂任毕节市七星关区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分管脱贫攻坚和驻村帮扶工作。坚持每个季度遍访所驻村贫困户,同时走访省直驻村工作队所驻的5个村(社区)和所联系乡镇、深度贫困村的贫困户,与贫困户促膝长谈,向他们宣传扶贫政策,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鼓励他们尽快走上致富道路,多措并举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积极协调各级各部门,帮助省直工作队所驻村(社区)全面完成了通组路、连户路、院坝硬化,通过危房改造和易地移民搬迁项目,辖区贫困户都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房子。并帮助改造学校图书室、卫生院、活动中心,新建篮球场、垃圾池、路灯等公共设施,积极推动社区环境卫生整治,丰富社区人文居住环境。与村干部分析研判产业选择,积极对接省直各帮扶单位和各行业部门,通过党支部引领、帮扶单位注资、致富带头人和贫困户入股的方式为村(社区)新建产业项目花椒种植基地、水果采摘园区、养鸡场、养猪场、酿酒厂等,目前都已经全部投产,并初见效益,实现贫困户分红和村集体经济积累。为解决农产品销售等问题,寻求各方帮助,把我们帮扶的贫困村(社区)的大白萝卜、青菜、花椒、鸡蛋等农特产品销往贵阳,为辖区农民解除后顾之忧,实现增收创收,她所联系的深度贫困村、贫困村均被国家抽中检查并以零问题百分之百的满意度顺利通过。

张  明

2017年6月,张明同志受组织委派,到大塘极贫镇参加省纪委定点包干脱贫攻坚指挥部前线工作队工作,同时兼任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队员。3年多来,张明同志认真完成了指挥部办公室综合联络、材料起草、文书处理、督促协调、走访调研等工作任务,同时,还先后承担了大塘镇掌批村驻村第一书记、新桥村驻村干部等工作职责,与其他工作队员一起,在省纪委机关的正确指导下,推动大塘镇乃至雷山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仗。2018年底,雷山县和大塘镇达到脱贫出列条件,并于2019年4月省第三方评估考核取得优异成绩,在同年7月,国务院第三方抽查中取得良好成绩;2019年底,雷山县和大塘镇实现“双清零”目标;2020年7月,在全国脱贫攻坚成效普查验收中得到普查组充分肯定。县、镇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成绩并不影响张明先后驻村的掌批和新桥两村同步取得丰收成果,掌批村于2018年底实现脱贫出列,新桥村于2017年底实现脱贫出列,两村于2019年底均实现贫困人口“清零”目标。张明同志3年多的驻村工作得到了家庭的大力支持。

肖  扬

驻村工作开展两年多来,肖杨一方面倾力打造好金龙村线上线下农产品销售服务品台。积极向凯里公路管理局争取资金支持,提供临街商铺门面三间(150平方米),经费15万余元,进一步改进帮扶模式,由“输血”向“造血”方式转变,帮助金龙村产业经济发展提供宣传、发展自身的经济平台,助其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确保金龙村及周边村寨的农产品不愁销路,确保群众提高收入及生活品质,一方面做好村内林下经济引路人。充分利用金龙村丰富的林下资源优势,全力发展林下散养土鸡项目,采取村“两委”+合作社+贫困户的合作模式,带动群众脱贫致富。截止目前,金龙村的林下养鸡项目规模已扩大到1000余亩,年出栏量80000羽,销售额达到800余万元,从最初的小鸡舍做成了全县的养殖示范点,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格局,在全县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肖杨的妻子陈靓雯和肖杨是同事,是凯里公路管理段的一名职工,两人婚后一直相互照顾,相互信任,相互理解,遇到困惑相互开导和支持,肖杨到黄平驻村以后,陈靓雯对他寄予了大力的支持和理解,在肖杨驻村工作遇上困难的时候她也是一边想解决办法一边鼓励,真正做到了一个“贤内助”。肖杨总说:自己获得的荣誉背后离不开妻子默默地支持。

尚晓宾

2019年6月,丈夫尚晓宾同志还沉浸在为人父的喜悦之中,便毅然赶赴承载着艰巨任务的工作岗位——望谟县油迈瑶族乡里奖村驻村第一书记。从接受任务的那一天起,他便将第一书记的职责当成自己的使命去完成。他亲自带领群众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倾力为村里新录取的大学生申请教育资助帮扶,抓产业发展,助群众解增收难题。帮助村里修建蓄水池、“视觉贫困”物资及垃圾桶(袋)的采购、打造“卫生示范户”、文化广场建设及党建活动室的改造、帮助困难群众改造安全用电线路、修复进村道路等。同时,还担任“执行指挥长”一职,将全部精力倾注到为里奖村的百姓谋幸福之中。因表现突出,被中共贵州省委授予“全省脱贫攻坚优秀驻村第一书记 ”  “你在一线冲锋,我便是你坚强后盾”,刘丽同志独自照顾着自家不到6个月的小儿子和6岁的女儿,以及12岁的孤儿侄女和公公婆婆。同时,作为省戒毒管理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自大年初一省戒毒局颁布“局长令”起,刘丽同志一直坚守抗疫工作岗位。期间,婆婆曾因急性胰腺炎和急性胆囊炎住院,而此时正值脱贫攻坚“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的关键阶段,为不影响丈夫工作,刘丽同志独自承担着照顾生病的婆婆的责任,以舍我其谁的勇气和责任彰显巾帼担当。其事迹被贵州省直机关工委《最美巾帼战役故事》收录。   不能以小家相守,便以大爱相知——这便是对夫妻俩最好的诠释。

分享: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

Copyright(c) 2007 版权所有:贵州省妇女联合会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851—86574343 维权热线:12338

中文域名:贵州省妇联.政务 或 贵州省妇女联合会.政务 [管理员入口]

黔ICP备15016254号-1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1556号

建议您使用IE9及以上版本、Chrome、Firefox、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