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把推进家庭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抓实抓好”重要指示精神,结合主题教育检视整改工作,广泛宣传先进典型事迹,以榜样的力量引领和激励广大家庭参与家庭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形成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贵州省妇联微信公众平台拟对2023年度评选表彰的“五好家庭”“最美清风廉政家庭”“家庭先进个人”“最美家庭”等事迹进行展播,本期展播的是“最美清风廉政家庭”风采。
今天展播的是
“最美清风廉政家庭”袁仁东家庭:大爱无疆幸福来
袁仁东,1980年9月生,中共党员,2004年6月参加工作。他的家庭是一个幸福之家,其爱人欧怡1982年10月生,女儿16岁读高一,儿子7岁读小学一年级。这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但是在平凡中,处处凝聚着遵纪守法、互敬互爱、爱岗敬业、同舟共济的良好家风,用心用力践行着“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本色。进入纪检监察系统以来,袁仁东曾先后多次荣获先进个人、优秀公务员、优秀通讯员、新农村建设“优秀工作队员”、优秀巡察干部、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互敬互爱,幸福源泉源远流长
互敬互爱是家庭幸福的基础,是家庭美丽幸福的源泉。袁仁东一家和睦,其乐融融。夫妻相敬如宾,家庭和和睦睦,多理解而不争吵,多支持而不纷争,过着互敬互爱的生活。他常说,“相逢是缘分,相爱是真金”,“十世修来同船渡,百世修来共枕眠”,这也体现出一种责任、一种真情、一种品行。他们从恋爱到走进婚姻的殿堂,相濡以沫18年,在生活中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真诚待人,在工作中充分理解、帮助支持、共同勉励。他们在家里时常交流工作体会,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正因为夫妻恩爱同心,就像催化剂使这个平凡家庭变得家庭美丽、温暖和幸福。
爱人欧怡是位贤惠善良、尊敬长辈、通情达理的女人,夫妻近二十年来无论在工作或是日常生活中,都做到始终如一,信任、理解、支持和勉励,好事同分享、困难共担当。结婚以来,袁仁东就将在农村生活的父母接到城里跟他们一起生活,因为妻欧怡是独生子女,双方父母都生活在一起,原来“两个家庭”组成了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虽然他们的思想观念、兴趣爱好各不同,但双方父母也都是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宽容谦让,从未出现过矛盾,这个大家庭成了一个充满温情的港湾。如今,这个家庭中年长者70多岁,年幼的几岁,在日常生活中,一家人有的负责买菜、有的负责做饭、有的负责接送小孩,夫妻俩安心干事创业,时时洋溢着欢声笑语,构建了人人称赞的和睦家庭。因工作任务重,袁仁东照顾家庭的精力相对较少,妻子欧怡总是理解、支持,从无怨言。她说,纪检工作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坚决支持他的工作实际上就是支持党和国家的廉政建设。正是妻子的贤惠和支持,担当了大量理解和重担。对于孝敬老人、教育孩子,共同商量,互相配合,互敬互爱、互商互谅,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妻。
2010年3月,省委巡视组进驻铜仁对10个区(县)开展巡视工作,需挑选政治觉悟高、党性强、业务精的陪同协巡。当时其岳母身患癌症,女儿年幼,组织选定他时,袁仁东没有向组织提要求、讲条件、找原因,立即启程奔赴一线开展巡视工作,作为巡视工作联络员,袁仁东共参与5个区(县)的巡视工作,这一去就是大半年时间。5月26日晚,正当他思考着第二天的工作时,突然接到爱人电话,得知岳母病重的消息,一面是工作的繁忙,一面是对老人的孝道,一向坚强的男儿涌出了一串串眼泪,夜不能寐,直到凌晨4点得知其岳母去世的噩耗,袁仁东失声痛哭。第二天被巡视组领导发现后,关心催促其回家奔丧,但在袁仁东看来,既然选择了这份神圣的职业,注定与家人聚少离多,对工作事业的“忠”,成就着更大意义上的“孝”,也得到了爱人的理解和支持。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无怨无悔
“成功人士背后一定有一个优秀的人支持”,在袁仁东平凡忙碌的背后,有一位贤惠体贴的妻子,长期承担起家庭事务、孝敬老人、照顾小孩,大力支持让他有足够的精力干事创业。
2004年参加工作以来,袁仁东先后调换至铜仁市万山区工商局、区纪委监委等多个岗位历练,以及参加省市巡视巡察,积极投身在脱贫攻坚战最前线。业余时间,袁仁东还是纪检监察战线的宣传“吹鼓手”,在纪检监察战线17年的岁月里,拟写宣传稿件被中央、省、市级媒体采用1000余篇。
2020年,在省委省政府实施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工作号召下,刚动完结肠手术不久的袁仁东,顾不上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毅然奔赴沿河县中寨镇清河村驻村督战。从进村第一天起,认真制定工作计划,每天早上7点出门,和攻坚队员们一道扛木头、拆除危旧房、搬运沙子水泥、入户路硬化、植树、整治环境等,尽管烈日当头、汗流浃背,依然干得热火朝天。晚饭过后,又马不停蹄组织学习、研判,然后入组召开群众会,每天晚上不到12点决不收兵。2020年底在省和国家第三方评估检查中均以“零问题、零举证”的成绩顺利通过,实现了从深度贫困村到脱贫标杆村的蜕变。因督战脱贫攻坚成效显著,袁仁东的督战脱贫事迹被人民网、《贵州日报》、多彩贵州网、当代先锋网、《铜仁日报》、天眼APP等新闻媒体进行专题报道。2021年袁仁东被评为全市“优秀共产党员”、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常说,自古忠孝两难全。2021年,70多岁的父亲外出散步时突发疾病,晕倒在道路边,正值工作繁忙,袁仁东接到电话赶往医院看望父亲,为不影响工作未向单位反映父亲病情,第二天便返回工作岗位,白天工作,晚上下班后立即去医院照顾父亲。期间因工作突出,被评为“优秀巡察干部”。他说:“能取得这份荣耀,很感谢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默默付出的家人。”
克难攻坚,勇于担当身先士卒
“大灾大难前,党员干部就是要冲在最前面。”袁仁东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20年,新冠疫情来势汹汹,由于工作特殊性,袁仁东多次主动请缨值班值守,奔赴在疫情防控监督一线。在监督过程中,袁仁东一方面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应急值班值守等情况监督检查,先后深入思南、德江、玉屏等乡镇、社区、单位、企业对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企业复工复产等情况进行多次督查;一方面积极参与市纪委小区联防联控值班值守和到火车站开展疫情防控志愿者活动,全力开展防控知识宣传、交通要道协管、外来人车检查、重点人员排查、困难群众帮扶等工作。一天夜晚,在沿河县中寨镇清河村督战脱贫时接暴雨预警紧急通知,袁仁东立即与驻村工作队一道,对马儿河沿岸村民逐家逐户“敲门提醒”,做好防范宣传,当晚56户130余人成功撤离。因受到连日暴雨影响,村寨路段多处发生山体塌方,导致交通中断,造成周边村寨3000多名村民出行受阻,袁仁东又与驻村工作队迅速开展塌方、落石、泥石流以及横倒树木清理工作,经过整整一天抢修,道路才恢复畅通。
驻村期间,在得知村里一段公路常常发生车祸,村民想改道却无法协调德江县时,袁仁东积极协调呼吁,在德江县纪委监委的帮助协调下投资60多万元对进村路进行改道。每年汛期,清河村马儿河沿岸群众受洪涝灾害,袁仁东就积极向市纪委监委领导报告,通过协商处理投资2000多万元对清河村马儿河进行了综合治理,受到了当地群众一致肯定和夸赞,并为市纪委监委送上了一面旌旗。因长时间劳累,使得旧病复发,袁仁东不吭不响默默承受。妻子欧怡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每次回家都是疲惫不堪,但是也从来不在我们表现、抱怨,对于他的决定,我们选择无条件支持他就好了。”
勤俭节约,良好家风蔚然成风
“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努力。”袁仁东一家人的一言一行为大家树立了榜样!其父亲是一名退伍军人,从小就被父亲按照军人要求培养,母亲参与过湘黔铁路建设,岳父曾是一名检察院反腐卫士,岳母是一名校医,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谨记父辈教诲,传承良好家风家训。一直以来,双方父母的言传身教都让袁仁东夫妻深深感悟到“诚实做人、踏实做事,严于律己、勤俭节约”的良好家风传承。
参加工作以来,特别是进入纪检监察系统后,袁仁东认真学习和钻研反腐倡廉的理论和政策,带头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不断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时常对家庭成员进行廉洁家庭宣传教育,倡导以廉为荣的家风,提高家庭成员反腐倡廉的自觉性,争做助廉的卫士。他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始终以身作则,清正廉洁,无私奉献,不谋私利,不徇私情。对家属也做到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一家人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等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做到了洁身自好,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实际行动践行廉洁家庭之风,营造出一个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家庭环境和一种清廉、纯正、和谐的良好家风,树立了廉洁家庭的良好形象。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他,就是这样一位平凡勤恳的纪检监察党员干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朴实的工作历程擎起了廉洁清风的旗帜,用忠于职守、乐于奉献的工作品格展现了共产党人“清风廉政”家庭的崇高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