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大雷山县苗族刺绣技艺文化传承力度,提升苗族妇女在脱贫攻坚战中的半边天作用,雷山县扶贫办先后邀请贵州苗疆锦绣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雷山县俏姑民族工艺开发有限公司、雷山双面苗绣国花披肩服装有限公司、雷山县锦鸡绣业有限公司、雷山县阿妮绣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以“苗族特色手工刺绣”为主的双面绣、织锦绣、平绣、贴花绣、双针绣、喷花、邹绣、盘绣等苗族特色传统技艺培训工作。五年来,该县共举办18期“苗族民间技艺刺绣”培训,培训绣娘873人,增收效果显著。通过培训,进一步发展壮大了雷山民族手工艺产业,丰富和完善雷山特色手工艺品市场,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富余妇女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创业问题。
通过培训,部分有刺绣技艺的贫困妇女又重新把丢掉的绣花针捡起来,并初步了解了市场需求,进一步提高了审美观,养成良好的刺绣习惯,还和县内部分传统文化企业建立起了合作共赢的关系,为家庭增收走出了一条新路子。目前,全县有200余名优秀学员成为了县里的民族民间手工艺产业的骨干力量,并与多家企业签订了长期产品供销合同,担负起了各企业在农村基层手工协会中的质量监督管理职责,同时还在各自的村寨中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牵头建立了手工产品合作社,带动其他的苗族家庭妇女从事苗绣产品生产,很好地促进了增收减贫工作。例如西江镇大龙村的28名绣娘与雷山双面苗绣国花披肩服装有限公司签订了产品长期供销合同,有力地助推了28个贫困家庭的脱贫步伐。2016年,陈榜长、杨欧往、杨闹委等14个绣娘的共出售苗绣手工产品17张,获得销售收入41000元,绣娘人均纯收入达2000元以上。
五年来,在绣娘群体的“传、帮、带”和合作社的引领下,全县初步形成了“打造西江苗族手工刺绣和银饰加工,打造丹江苗族手工刺绣和芦笙制作,发展郎德、望丰、方祥、大塘、达地、桃江为“手工刺绣村寨”的富有苗疆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并逐渐实施了民族民间手工业与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良性互动。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县农村妇女每年生产出各类苗绣产品和苗族传统服饰70多万件,销售收入近亿元,有力地助推了全县减贫摘帽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