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龙山镇河坝村是一个以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村落,保留着浓厚的瑶族文化,该村独特的民族文化技艺——瑶族枫香印染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京农业大学挂职干部、麻江县委常委、副县长施雪钢(左一)到河坝村指导枫香印染产业发展
2021年11月,南京农业大学选派挂职干部施雪钢到麻江县挂任县委常委、副县长,陈宏强到河坝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开启了定点帮扶征程。通过走访,施雪钢、陈宏强与河坝村12位枫香印染传承人越来越熟络,分析了枫香印染技艺传承和发展的瓶颈所在。
通过挂职干部牵线,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专家教授结合河坝村实际,制定了《枫香印染技艺保护方案》,在河坝村搭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育基地”,发挥了高校智库优势,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赋能。
△南京农业大学挂职干部、河坝村驻村第一书记陈宏强(右一)走该枫香印染传承人胡昌霞
将技艺变成商品,积极助推枫香印染市场化,河坝村构建了“高校+合作社+企业+绣娘”模式。在南京农业大学帮助下,河坝村枫香印染非遗传承人完成公司注册、商标设计制作、网络平台搭建、对接文化企业、争取销售订单。通过村级公司平台,对“绣娘”进行枫香印染技艺培训,村里80多位“绣娘”签订了灵活就业协议,在家中就能完成订单任务,赚到实惠。
“以前就是在家门口的一亩三分地上干活,如今农忙的时候在地里忙、农闲的时候就来做‘绣工’。”“绣娘”龙英算了一笔账,把农闲时间都利用上,一年能增加1500至2000元收入。
△“留守绣娘”制作枫香印染产品
如今,在南京农业大学的帮助下,瑶族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焕发出新的光彩,这项非遗技艺变成带领村民致富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