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近年来,毕节市百里杜鹃推进实施“锦绣计划”,新建特色民族服装加工厂,给当地群众提供工作岗位,推动妇女手工产业壮大发展,让当地群众就近就业致富增收,“秀”出小山村里的幸福生活。
近日,走进百里杜鹃管理区金坡乡锦星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沿山生长茂盛的松树、杉树,漫山遍野、绵延不断,一栋栋小洋楼沿山而建分布其间。沿着通村路、连户路来到民族服装加工厂,绣娘们手上拿着针线在布匹上穿梭,以针为笔,以线为墨,勾勒出一幅幅精美、生动的美丽画卷。
“我家就是这附近的,我们村建起了加工厂,这几年我们都是在这里上班。在这里上班很近,对于我们带小孩的,我觉得特别方便,也不用背井离乡常年外出打工了,可以一边照顾家里一边上班,一个月都可以挣3000多块钱。”锦星村务工群众罗任利高兴地说。
金坡乡锦星村是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族文化氛围浓厚,村党支部以“锦绣计划”为契机,以苗族服饰加工为突破口,建苗族服装生产厂,组织苗族妇女进行项目策划、资源对接,通过搭平台、搞产业,新建“锦绣计划”加工生产基地,构建“合作社+妇女+非遗+产业+电商”发展模式,让大山里的手工制品搭上幸福快车。
“我们公司服装主要销售有线上和线下,线下销往周边的红林、林泉、普底、百纳等地,线上销售主要以微信、抖音、快手等作为销售平台。目前服装厂带动周边妇女20余人就业,每月每人能有三四千元,帮助解决村里在家妇女就业。”百里杜鹃四源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杨会介绍。
金坡乡锦星村属苗族聚居村落,苗族手工艺保存完好,苗族民俗节日庆典延续比较厚重丰富。近年来,随着生态的持续向好,道路交通的不断完善,锦星村立足优势森林资源和少数民族聚居等特点,把优良的做工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结合,将精湛的苗族服饰技艺制作不断创新和传承,引领广大妇女大力发展特色手工产业。
“为了深入挖掘和传承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帮助建档立卡户、边缘户等群众提升就业技能,增加收入,同时加快村集体经济发展,锦星村结合民族文化资源,2021年由锦星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成立了四源文化有限公司,主要以加工苗族服装为主。公司的建成不仅传承了民族文化,还带动了本地方的传统织麻及蜡染手工艺等产业的发展。”金坡乡锦星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杨峻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