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畅整洁的农村公路,阡陌纵横的农田林网,干净漂亮的农家院落……,走进黔东南州台江县台拱街道红阳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映入眼帘,焕发着生机与活力。
在黔东南实施的和美城乡“四大行动”中,台江县台拱街道妇联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独特优势,宣传引导广大妇女积极参与“美丽庭院”“平安家庭”等创建活动,让女性成为和美乡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坚力量。
美化乡村庭院,争当“示范员”
“除了我们把自家房前屋后清扫干净,还要多种点花草树木,让空气变好,人生活得也舒服。”“我想在院里种些月季花,颜色艳丽漂亮。”村里的广场上,一场红阳村“美丽庭院”院坝会正在进行,10多名妇女就如何推进美丽庭院建设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街道妇联还组织开展了“和美乡村巾帼先行”志愿服务活动,各村妇联以门前屋后、厅堂院落、居室厨房为主,还对村组巷道路等重点区域,进行了集中化和常态化的环境卫生大清理大整治。村妇联及广大家庭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达到了村组妇女参与的全覆盖,以家庭“小美”聚合乡村“大美”,引领广大妇女和家庭积极参与到“美丽庭院”的创建中来。今年以来,1000余名巾帼志愿者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活动。
据了解,红阳村还将环境整治“干净家庭”创建活动与评选“平安家庭”、寻找“最美庭院”等活动有效融合,培树优秀典型家庭。目前,红阳村共选出“美丽庭院”3户、“最美家庭”1户。
倡导文明新风,争当“监督员”
在温泉村大德组有一栋醒目的两层楼房,抬眼望去,“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两排大字在初夏暖阳照耀下赫然醒目。这便是村里的“民族团结食堂”。
温泉村立足村情民情,积极探索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治理模式,把移风易俗作为树立文明乡风的切入点,通过完善村规民约,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采取建章立制、立体宣传、典型引领等措施,教育引导村民破除陈规陋习,不断提升村民素养和乡风文明。
在和美城乡“四大行动”中,各村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定期组织志愿者走村入户开展环境卫生宣传、移风易俗、文明劝导活动,引导群众对照标准,积极开展居住环境整治活动,同时对破坏环境卫生、损坏公共基础设施等不文明现象和行为进行劝导和监督。截至目前,共开展巾帼志愿服务活动10余次,累计有500多名妇女、60多个家庭参与整治行动。
讲乡风民风故事、树乡土人物榜样。如今的温泉村,开始筹建起了休闲广场、廉政文化长廊,使之与“民族团结食堂”融合一体,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气息正扑面而来。
普及法治教育,争当“宣传员”
“我们村的妇女不仅心灵手巧、踏实肯干,还是和美城乡建设的重要力量。”台拱街道登交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胜毅感慨道。
为提高广大妇女群众的法律素养和依法维权能力,街道妇联组织各村妇联主席、巾帼志愿者深入各村、街头小巷开展“巾帼红”维权普法宣讲,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相关维权法律法规知识。目前共开展维权宣讲活动8次,服务群众200余人次,获县“平安家庭”荣誉称号1户。
“这样接地气的维权普法宣讲活动,让我们更加了解党的方针政策,为争做一名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公民打下坚实基础。”台拱街道登交村村民张光荣说。
活动中,巾帼普法志愿宣讲团还为妇女群众赠送了“法治大礼包”,针对女职工的劳动合同签订与解除、生育子女、婚姻家庭继承等六方面问题专门进行了法律知识汇编,为妇女自主维权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法律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