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幸福家”家庭家教家风 » 家庭建设 » 家庭风采展示

2021年贵州省五好家庭——张美霞家庭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张美霞是三都水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提起张美霞,认识她的人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因为她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育有一个女儿,女儿热情礼貌,成绩优异,多才多艺。作为双职工家庭,一家三口日子过得平实无华却充满温馨和睦。她们夫妻结婚十七年来,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孝敬老人,热心助人,团结邻里,爱岗敬业,家风淳朴。她们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

一、家庭和睦,邻里团结

张美霞家庭多年来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团结邻里,乐于助人,是局里有口皆碑的“模范家庭”。生活当中,每当发生摩擦时,她们都能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从而较好地解决了问题。丈夫既是事业的好帮手,又是负责任的好父亲,把家庭照顾的细致入微。长期以来,她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侍奉老人,教导孩子,料理家务,受到邻里的高度赞扬。夫妇两人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德育人,在这个家庭里,虽然她们每个人的性格、文化、志趣等不同,但是家庭中很少出现矛盾,大家能互相体谅,尊老爱幼、民主平等、宽容谦让,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的文明家风。真心待人是她们全家的处事态度,与邻居和睦相处,邻居们有些事情做不了或需要帮忙,她们都热心帮助。她们一家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那些需要帮助的邻居解决一些燃眉之急,她们用实际行动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男女平等、尊老爱幼、夫妻和睦”是她家良好的家规与家风,全家人互相尊重,互敬互爱。晚辈对长辈尊敬、孝顺;长辈对晚辈爱护,妯娌之间、姑嫂之间关系十分亲近,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和睦家庭。在对待邻里关系上,全家人能够善待左邻右舍,相互帮助,邻里关系亲如兄弟,情同手足。在众多的亲戚朋友关系中,做到以诚相待,对待双方父母,都孝敬有加。对待哥姐的子女,均视如己出。

二、爱岗敬业,默默奉献

家庭是船,事业是帆,帆儿推动船行,船儿扬起风帆。夫妻二人身体都不是特别好,但在工作中,都能恪尽职守、兢兢业业。特别是张美霞作为一名农技干部,在家人、丈夫的理解和支持下,张美霞安心的放开手脚大干事业,2019年8月,脱贫攻坚工作进入了关键时期,正需要大批干部奔赴一线继续攻坚,经历过两次大型手术仍未康复的她、名字出现在了名单里,接到通知的那一刻,她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组织对自己的信任,担心的是要在村里、镇上、县里来回奔波,自己还未完全康复的身体是否能胜任这光荣而神圣的使命,担心辜负了组织的信任,同时担心自己拖了战友的后腿,担心会辜负了组织。但这样的想法转瞬即逝,作为一名技术干部,脱贫攻坚现在到了攻坚时期,最需要技术型干部的注入,最终,她保持着初心不改,毅然接受组织上战场的“军令”,收好行装,甚至没来得及和正在上初三以经两个星期没有回家的女儿告别,来不及跟年迈的老母亲告别,便迈着坚定步伐,带着“青山为证,不胜不归”的誓言,向南端的周覃镇廷牌水族村寨出发。“把你的专业技术带到田间地头去吧”,这是领导对她的期许,也是她无悔的追求。

驻到村里后她对所包保的廷牌村廷牌组13户54人贫困户,43户非贫户的两个自然组(进羊楼村古班组),走访再走访,入户再入户,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就医、就学等情况进行分类、填表、录系统,由于她驻的村村民都是水族,说的都是民族语言,而她本人又不会水语,入户走访时在家的大多是老人儿童,可想而知交流有多难,一个问题一件事有时反反复复几次才能说清楚,但她都能耐心细致的给群众讲解。 刚到村里甚至还来不及找到自己的住所,就急切的赶到那个家里父亲突发脑梗死,孩子考上了大学,为了学费一筹莫展的贫困户家里,虽然自己两次大手术因很多药是不能报销,花光了积蓄,女儿上学又正是需要钱的时候,但是她二话不说,马上掏出钱包中仅有的500块钱,全部给了贫困户,并表示后续还会想办法支持孩子上学。她始终认为教育扶贫是长远的扶贫方式,在她心里,已经有了这户贫困户家精准的帮扶措施。就这样,开启了她术后仍未恢复的身体,盯着烈日和风雨,在三个组之间来回奔波,费劲口舌和村组干部一起,为贫困户做工作的扶贫生活。突如其来的“猪瘟”和“新冠肺炎疫情”,他们排班轮岗在卡点执勤查来往车辆,同事们担心她身体不好抵抗力弱,排班给她较少,她主动说到现在的工作强度谁不是随身携带着各种药呢,要干大家一起干,所以在午夜12点仍然能看见她在卡点执勤的身影。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之余,她把最多的时间放在田间地头开展各项技术指导,把农业科技培训送到生产第一线。她深知,农民只有发展好产业才能致富,2019年,参与完成贵州省优质特色粮食产业发展专项《三都县早熟马铃薯》在周覃镇新仰村、高丰村、廷牌村等6个村实施,负责廷牌村项目落实、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及相关试验等工作。高丰村实施面积330亩,涉及233户,其中贫困农户153户,廷牌村实施面积182.5亩,涉及贫困户38户147人。4月份高丰村坂本组进行现场验收亩产1930公斤,亩产值4630元。示范带动发展区早熟马铃薯规范种植1万亩以上。共覆盖农户1200户以上。廷牌村稻田养鱼项目落实并发放鱼苗及技术指导。总发放鱼苗523亩,项目涉及216户997人,项目亩产鱼24公斤,亩新增产值960元,新增总产值50.28万元。全村种植经济效益高的线椒300亩,中药材20亩,发展稻田养鱼389亩,为提高线椒种植的科技含量,通过村社合一的方式,在廷牌村其过组建立线椒示范点30亩,通过示范和培训,带动面上的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的有序进行。在秋冬种中,利用部门优势,廷牌村实施了200亩早熟马铃薯项目,100亩油菜项目。指导实施水稻绿色增产增效(稻+鱼)项目523亩、在水稻产量不减的情况下,亩产鱼24公斤,亩增产值960元,总增产值50.2080元,覆盖贫困户216户997人。同时对该村朝天椒等作物种植开展技术培训及技术指导工作。为廷牌村脱贫攻坚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敢说敢干,敢做敢当,正直敬业,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汉子”这是一起驻村的干部对张美霞的评价。


三、勤俭持家,崇尚文明

她们家庭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注重科学理财、合理消费、勤俭节约。她们时常教导女儿:“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生活中点点滴滴要从每件小事做起”。生活中,她们能依据每月的工资收入合理安排开支,以温饱为原则,克勤克俭,从不乱花一分钱。她们的衣食着装及生活用品从不追求时尚和名牌,以整洁朴素大方和实用为宜,同时,她们也控制孩子的零花钱,教育孩子要合理消费,让她从小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家里面的每样东西能修复利用的,从来不轻易地丢弃,尽量使其再发挥作用。平时做到人走灯灭,养成随手关灯的良好习惯,只要家里或办公室没人就关掉一切电源,注意节约每一度电和每一吨水。这一勤俭节约的意识已深入到每一个家庭成员之中,并成为全家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邻里和睦,热心公益

有人说,爱如果只停留在一家人之间,那么这种爱是小爱,可是把这种爱、这份情延伸到亲朋邻里以及陌生人身上,成就的就是一种大爱。一个家庭的和睦不光是要对自己家人要关心、关爱,而且还要处理好邻里关系,和邻居们也要和睦相处。在对待邻里关系上,张美霞全家人都一直坚持着“邻里关系亲如兄弟,情同手足”的理念,邻居家只要谁有了困难,他们知道的,就一定会伸出友爱之手,主动去帮助大家,为大家排忧解难,只有大家都幸福了,才是真正的幸福。多年来,他们与邻居和谐相处,相互间彼此尊重,也结下了很好的人缘,赢得了良好的口碑。除了关心邻里,他们家还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与、支持配合社区、单位工作,一家人主动参加各种爱心捐款活动。他们一家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创造美丽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家和万事兴”,一个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他们一家总结出一条经验,就是“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相识是一种缘份,而能在同一屋檐下共度一生,则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所以她经常告慰自己要懂得知足常乐,善待自己与家人,而她的努力也让她收获了幸福和温暖。


分享: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

Copyright(c) 2007 版权所有:贵州省妇女联合会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851—86574343 维权热线:12338

中文域名:贵州省妇联.政务 或 贵州省妇女联合会.政务 [管理员入口]

黔ICP备15016254号-1 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1556号

建议您使用IE9及以上版本、Chrome、Firefox、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